犬癌症免疫基因治療的成果 |
張貼日期:2006/3/2 |
發佈單位:公關科 |
主持人:國科會生物處 鍾處長邦柱 報告人:台大獸醫系 動物癌症研究中心 朱瑞民 教授 犬癌症免疫基因治療的成果 |
引用自 : http://web1.nsc.gov.tw/ct.aspx?xItem=7536&ctNode=39&mp=1
「免疫基因治療 狗狗癌症有救星」(張德厚報導)
隨著社會型態的變遷,犬、貓等動物已經被視為家庭中的一份子,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寵物疾病的治療,因為營養越來越好,疫苗的改善和普及,狗狗的壽命與人類一樣年年延長,罹患癌症的比例也持續地增加,在犬隻癌症領域研究了7、8年的台灣大學獸醫系朱瑞民教授,利用人體基因複製,並合併使用介白素,改變犬隻癌症的基因,讓癌細胞無所遁形,再強化犬隻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以殺死癌細胞,「免疫療法治療腫瘤」的研究,目前已經有相當的成果,提供了養狗人在化學治療之外,一個更有效的新選擇。
台灣大學獸醫系朱瑞民教授表示,癌症目前已經成為犬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,根據2005年瑞典的統計,在35萬隻保險犬隻中,死亡率約為4%,其中癌症佔犬隻死因之首位,佔18%。而在較早的英國及美國的統計中,癌症的死亡率更為驚人,10歲以上犬隻,屍解2000隻犬的結果發現45%死於癌症,以目前調查我國犬之飼養頭數140萬頭為基礎,用瑞典統計數字計算,估計未來5-10年,其中因癌症死亡之犬隻每年可高達一萬頭左右,每年須要治療的頭數則遠高於此數。為了因應社會的需求,台大動物醫院成立了國內唯一癌症特別門診,台大獸醫系動物癌症研究中心,更針對犬隻最常見的傳染性皮膚腫瘤及乳房腫瘤進行「犬癌症免疫基因治療」研究,朱瑞民教授指出,在國科會的補助下,台大獸醫系之研究團隊合併使用介白素IL-6及IL-15,以及 IL-12基因,於犬隻腫瘤內接種。
治療的程序是:首先將動物麻醉,放在手術台上,將腫瘤的部位清洗乾淨,再把準備的基因打入腫瘤組織內,然後將電擊棒插上去,給它電擊,用電衝的方法使細胞能暫時打開,讓基因能進入細胞,以生產基因所代表的蛋白質。癌細胞因為展出逃避畜主免疫反應的機制,讓免疫系統無法辨識,所以在動物體內能長期生長,免疫基因治療可以中斷癌細胞逃跑的機制,2個月就可治癒腫瘤,不但使免疫系統能認得癌細胞,並且對癌細胞產生強的免疫反應,進而消滅癌細胞,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。癌症免疫基因治療能針對犬癌細胞造成傷害,而達到治療的效果,但是不會對正常細胞產生副作用。朱瑞民:「因為它具有特異性,基因治療是針對腫瘤細胞起免疫作用,不會對健康的細胞有免疫的效果,其它的方法副作用比較大,根據研究,免疫基因治療幾乎沒有副作用,犬隻的血液、體重變化、生長速度、食慾、肝腎功能都很正常。」朱瑞民教授表示,基因治療在人類癌症的臨床防治上仍待開發之處極多。
癌症基因治療在小鼠的研究實驗雖然相當成功,因為老鼠與人類的結構差異,一般研究成果應用於人類的成功率都不盡理想,不過犬隻的與老鼠相比結構更接近人類,犬隻自然發生腫瘤的機率較高,腫瘤生長的速度也比人類快,因此犬基因治療的實驗更有助於人類對於癌症的研究。 朱瑞民:「狗生成癌症的種類和治療後的狀況和人類很接近,狗的生活環境目前與人類幾乎是一樣的,所以用犬癌症研究的成果,運用在人類上,理論上分析應該是可行的。」
由於日本、韓國及新加坡都沒有這方面的結果,研究團隊已經在我國及美國申請專利,還將繼續朝研製疫苗進行,免疫基因治療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用於門診,有需求的飼主可以與台大獸醫系動物癌症研究中心接洽。